“我在中职教语文。”刚入职的前几年,说起这番话的时候,我是不自信的。
【资料图】
身兼班主任的我,每每早出晚归时都会被热心人“关怀”,当得知我是职高语文老师时,总有人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一脸的不可思议。每次的尬聊都始于客套好奇,终于礼貌狐疑。
我在中职教语文,为何言说时我如此不自信?心虚则声沉,我深知自己职业效能感低的缘由。“一所不入流的学校,一群不咋地的教师,一群中考失败的学生”,旁人对中职的狭隘认知是外因,而追寻根源,大抵是语文人特有的尴尬吧。
在普高的赛道里,顶峰相见的高手之间的较量可谓难解难分,而真正让他们高下立判的就是语文,“得语文者得天下”,此言不虚;相较而言,在职高赛道里长期以来以技促教、就业导向的教育生态,语文充其量只是大观园里的小丫头罢了。沦为“副科”的语文,连同身在中职教语文的教师都是令人悲叹的“天涯沦落人”。
有人说,这种自卑感无异于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;也有人投来艳羡的目光,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。相较于普高被戏谑为“特种兵”“全能王”的选拔机制,身在职高的文化课教师享受的是宽闲岁月,好不幸福呀!我对此并不苟同。在职高,文化教育要求相对更低,学生基础薄弱、学习兴趣不浓且心理问题密集,这大抵是现阶段职教的真实生态。当我们长年深耕职高教育,更多能量都转化为学生的德育、管理而非普通意义上的教学。好似同为士兵,却无法亲赴战场扛枪肉搏,专业教学能力日渐退化的愧疚感、自卑感常使人诚惶诚恐。
在中职教语文,需要有跃离中职语文温水区的觉知和勇气,才能拥有在广阔天地继续“蹦跶”的自由。教育者的自省觉知,让我从心出发,调整心态,重新审视中职学生的魅力,去探索适合中职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。
为了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、口语交际能力,让学生获得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,我们语文人积极打造平台让学生“为专业代言”;为了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我带领学生结合当地“蛋家文化”跨学科去追溯、传承;为了缓解学生高考前的紧张焦虑,更好冲刺备考,我积极引进“你来比划,我来猜”“转动你的椅子”“主播说联播”等游戏,以此提升中职生评说时事的能力。我们编写校本教材,打磨中职语文课堂模式,让学生“在玩中学知识”“在玩中懂道理”“在玩中建立自信”。我们欣喜于眼睛重焕光芒的青春笑脸,也在他们青春活力的身姿中感受到中职语文应有的美丽模样。
教育需要等待,职教则需要觉察生命的特性。如果我们静待的花仍未盛开,不需要过多失望与苛责,也许这颗种子未必是花,而是一株小草或一棵参天大树。“所有生命的特征都是在环境中使生命潜能最大化。”当再次读到这一观点时,震颤之感犹如投石般漾开静寂已久的心湖。
若我已是散落在石缝中的种子,为何只会悲叹命运之风的不公呢?我也能够在这相对逼仄的狭小空间里努力扎根,竭力向阳,长成劲草抑或苍松。我想这是中职师生的共同心语吧。诚如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所言,“人有自卑感是正常的,有自卑感才有动力进一步改善周围的环境”,那就为心中的自卑找到出口,为个人的完善、优越而奋力前行吧。
如今,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推进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,提升职教社会地位,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破冰的坚定。于小家而言,这也意味着更多中考失利的孩子能借力职教东风,依仗自己的实干翱翔九天,去奔赴下一方山海。工匠精神于学生心田深耕,各领域的职教学子展露风华,驶往春天的列车已经到站,我们要时刻保持搭乘列车的实力。
(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盐港中学)